yh533388银河







真理之光照亮复兴之路——从党的二十大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2-10-19 浏览量:8673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真理之光照亮复兴之路——从党的二十大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新华社记者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 ,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

  “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的鲜明宣示 ,标注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

  高擎真理火炬,方能洞见前路。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彻底的精神主动、历史主动、发展主动,昂扬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勇毅前行 。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李明 摄

  2022年10月16日上午 ,曾见证无数重大历史时刻的人民大会堂,又一次激荡时代强音 :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 、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

  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报告时的豪迈宣告,响彻在党的二十大全体与会者耳畔,响彻在新时代中国大地上。

  “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报告中一句句凝练而厚重的概括,折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二十大代表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兵说。

  跨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十八洞村的脱贫故事里,能深刻感悟‘精准扶贫’的思想力量 。”二十大代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由衷感言 。

  如今的十八洞村 ,已实现从一个贫困苗寨到精准扶贫样板的蝶变。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 ,村民在讨论苗绣制作(2020年7月16日摄)。新华社发(石林荣 摄)

  2013年11月,正是在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引领亿万人民打响一场伟大的反贫困斗争 。

  思想之意义,正在于应历史之变,解时代之问。

  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党史专家欧阳淞说。

  “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的重大论断掷地有声 。

  身处会场 ,二十大代表、李大钊之孙李宏塔感慨万千:“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 ,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 、从一国到多国,既有凯歌行进的高潮,也有曲折探索的艰辛。

  当时间列车行进到二十一世纪,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功,谱写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来最精彩的华章。”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毅亭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振兴的中流砥柱。

  四川眉山,三苏祠 ,承载千年文脉,在新时代愈发闪亮 。

  这是四川眉山三苏祠(2022年6月22日摄 ,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今年6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指出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 ,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书记从文化自信谈到道路自信,强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深厚底蕴 ,我们带领人民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回忆当时情景,二十大代表 、眉山市委书记胡元坤感触尤深。

  只有植根本国 、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品读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 ,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扑面而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治国有常 ,利民为本”的深意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浸润“天人合一”的智慧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展现“协和万邦”的博大胸怀……

  报告强调,“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 、深厚的中华情 、浩然的民族魂,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二十大代表、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张伟说。

  思想的力量无远弗届 。

  当马克思主义以充沛活力和崭新形象展现于世 ,世界各国把更多目光投向东方——

  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表明“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强调“弘扬和平  、发展 、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报告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曾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编审工作的外文出版社外国专家大卫·弗格森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为中国未来发展指引航向,世界也将从中得到启迪 。

  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把握引领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引领新时代中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报告阐释的“六个必须” ,正是开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 、时代之问的“金钥匙”。

  上海,兴业路老石库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 ,中共一大纪念馆迎来一批批参观者。

  上海市新党员代表入党宣誓活动在中共一大会址前举行(2022年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时光如昨。五年前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这里,瞻仰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于沧桑历史中探寻初心,宣示坚定政治信念。

  “在1920年9月印刷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展柜前,总书记久久凝视。”二十大代表、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杨宇当时参与讲解,记忆犹新。“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 ,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才会自信自立 、坚强有力,才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四平战役纪念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红色地标砥砺信仰的场景撼动人心。

  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突出位置 ,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奋进新征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对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充满‘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了这一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 ,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黄一兵代表认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现场聆听报告 ,二十大代表、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感触深切 。

  发展食用菌 、高山林果等产业,打造民宿旅游……今天的骆驼湾村 ,百姓腰包鼓了,房子新了,山更绿了 ,水更清了,脱贫后迈向乡村振兴的道路更加通达豁亮。

  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景色(2021年7月23日摄 ,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这次来参加大会,我带着乡亲们沉甸甸的嘱托,报告我们的好日子。”顾瑞利代表说 。

  时针拨回到2012年11月15日。面对中外记者,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10年夙夜在公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听民声、察民情 、汇民智、解民忧 ,以实际行动践行对人民的承诺。

  脱贫“一个都不能少”,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

  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 ,真正使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以民心定义“最大的政治”,铁腕惩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着力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报告中的宣示,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宗旨本色的集中写照。

  “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二十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查琼芳对报告中这句话共鸣强烈。曾在武汉战“疫”数十个日夜的她 ,亲身见证“从新生婴儿到百岁老人 ,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我们从中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书写在亿万人民心中的理论,是人民所喜爱 、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 。”查琼芳代表说。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的重要论述发人深省 。

  面对党内一度存在的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落实党的领导弱化 、虚化、淡化等问题,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理论和实践上鲜明回答;

  基于对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把脉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思想指引……

  新时代中国道路的每一步前行,中国大地上的每一处改变,都在深刻诠释着报告所提出的“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 ,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翻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厚重篇章,无不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结晶,无不彰显党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每秒钟就有一个集装箱进出港口 ,年货物吞吐量超12亿吨,连续13年蝉联世界第一……二十大代表 、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毛剑宏带来了这份成绩单 。

  这是浙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2021年12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汤健凯 摄)

  “疫情发生两年多来,宁波舟山港深入长江经济带,串起欧亚大陆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毛剑宏代表说 。

  两年多前,在宁波舟山港调研后不久 ,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对新形势的思考,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一着眼全局的战略谋划,成为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 。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创新思维 ,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要能力之一。

  正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科学方法隽永深长 :

  坚持战略思维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持辩证思维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立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

  运用底线思维 ,“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 ,打有准备 、有把握之仗”,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

  科学的思想,历经时间洗礼和实践检验而愈显光辉。

  指引伟大复兴新航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马克思说 ,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二十大报告发出新的号召。

  理论的先进 ,是最彻底的先进 ;思想的主动,是最大的主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的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杨宇代表说,新征程上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赢得优势 、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报告鲜明指出。

  广东深圳,目前正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目标,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深圳市南山区大沙河畔的科技园(2020年9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二十大代表 、华大集团党委书记杜玉涛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必须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之路。“我们要抓住宝贵发展机遇,继续坚持理论和实践创新,以更好的发展成绩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

  报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 。”二十大代表 、广西科学院广西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青艳说,要朝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为不断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作出贡献 。

  报告强调,从现在起 ,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论断和战略部署,极大深化了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黄一兵代表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共同富裕是个长期过程,既要久久为功也要时不我待。”二十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傅平均说 ,要探索各种发展方式,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样板,带动更多人富起来,“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

  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二十大代表、滕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傅平均(右二)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建设工地察看施工进展(2022年9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作为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代表参加党的二十大,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委书记 、主任刘保献倍感振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深入人心,充分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远意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二十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古灶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陆秀兴对此深有体会  :

  近年来 ,古灶村确立“党建作统领,经济民生作两翼”思路 ,将一度组织涣散、矛盾重重的“问题村”变成集体收入过亿元的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

  二十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古灶村党委书记 、村委会主任陆秀兴(右三)和村民在一起聊天(2022年9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啃下发展路上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陆秀兴代表说。

  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报告对新时代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必须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二十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川说,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护”,让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记者邹伟、安蓓 、张辛欣、高蕾 、潘洁 、叶前)

  海报设计:赵丹阳 、钱程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