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533388银河







李锦斌在萧县和谯城区督导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时强调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来源 :安徽日报 时间 :2021-03-20 浏览量:3146

    3月18日,省委书记李锦斌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按照手机导航路线,冒雨来到亳州市谯城区 ,暗访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最新进展。
 
    3月17日至18日,省委书记李锦斌深入萧县 、谯城区 ,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实地督导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财委第九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从政治上、大局上 、长远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突出依法防治、精准防治、科学防治、责任防治、持续防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郭强陪同。
 
    17日下午 ,李锦斌风尘仆仆赶赴宿州市萧县白土镇 ,实地督导萧县合成革产业园水渠黑臭水体整治情况 。他详细听取整改工作汇报,再三叮嘱当地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坚持摆上位置 、举一反三、彻底整治 、加强监管 ,统筹推进水、气 、固废协同治理,确保如期整改到位。同时 ,要实事求是、依法整改 ,坚决防止“一刀切” ,努力做到整改与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18日上午,李锦斌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按照手机导航路线,冒雨来到亳州市谯城区,暗访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最新进展。在一处雨污水截流工程现场,他看施工进度 、问整改时限 ,反复强调既要立足当前 、又要着眼长远,坚持点上问题、线上问题、面上问题整改相结合,坚持yh533388银河程与建机制相统一 ,统筹水资源 、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下午,李锦斌赶到谯城区花戏楼街道杏花村社区,实地检查丁家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深入了解河长制落实情况。看到昔日臭水沟变成清水渠,李锦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强调 ,要充分发挥各级河(湖)长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河(湖)长制的功能与内涵 ,既要抓治污、削存量 ,又要管源头、控增量,尽早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引江济淮入亳工程亳州市调蓄水库于2020年7月正式供水,李锦斌现场查看水库建设及水环境保护情况 ,要求把水环境保护摆上重要位置,抓好水库管理,发挥综合效益,更好造福人民群众。来到亳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指挥中心,李锦斌观看了大气污染防治系统平台运行演示 ,了解全天候空气质量监测、网格化防治责任落实等情况 。得知两年来该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列 ,李锦斌表示肯定 ,要求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压实“网格长”的责任,持续推进空气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闯出一条新路子。
 
    调研中,李锦斌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在这次全国两会上 ,围绕维护生态安全、坚决整治生态领域突出问题等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 、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要坚决扛起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政治责任,对中央及省环保督察等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进一步查漏洞、补短板、建机制,压实“点对点”“长对长”整改责任链 ,确保各项整改任务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李锦斌强调,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29+90+N”问题整改 ,统筹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 ,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要突出依法防治 ,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依法加强生态保护监管 ,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要突出精准防治 ,加强大气、水 、土壤污染综合治理 ,全面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 ,加快推进淮河 、江淮运河等生态廊道和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 。要突出科学防治,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强化科学模拟和预测预报 ,切实提高环境治理措施的系统性和有效性。要突出责任防治,抓实河(湖)长制、林长制,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 ,积极探索“网格化”等监管办法,严格督促检查,切实把生态环保的责任落实到人到岗。突出持续防治,坚持标本兼治 ,加强生态环境制度建设 ,完善综合管控机制,探索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以制度威力守护绿水青山。
 
    李锦斌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要大力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 ,完善能源“双控”制度 ,加大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力度 。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湿地的固碳作用,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 ,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
 
 
    《安徽日报》  (2021年3月20日  第01版)






XML地图